德清这对模范夫妻要生三胎

浙江新闻客户端共享联盟德清站张志炜郭雄伟近日,德清县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朱鹮繁育基地传来好消息,人工种群自然繁育的朱鹮相继窝巢产卵,正式拉开年的孵化季。“前几天早上,在6号笼舍巡视时,我就在朱鹮巢中发现了一枚蛋。”朱鹮繁育基地养管员卫宁介绍,每年3至7月,是朱鹮“谈情说爱”、哺育下一代的时间。早在今年2月,基地就做好了繁育期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给朱鹮加强营养,另一方面减少人为干扰频次,给它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繁育环境。“6号笼舍的朱鹮于年出生,属于相对年轻的成鸟,因此会比其他成年朱鹮产卵更早。”卫宁说,截至3月22日,人工种群共有六枚蛋出生,放入孵化器后,在37℃的环境下,将在28天左右完成出壳开始育雏。接下来,将在做好孵化工作的同时,记录每一枚蛋的父母,待成年后配对时,避免近亲繁殖。事实上,浙江曾是我国朱鹮的历史分布区,但在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环境的恶化和栖息地的破坏,造成朱鹮灭迹。为了重建浙江朱鹮野生种群,年德清县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在下渚湖湿地设立朱鹮种群重建基地。截至目前,该县朱鹮人工繁育种群已有只,是全国最大的人工繁育与种源基地。此外,根据人工监测和观察统计,目前野外朱鹮数量已经达到了只,今年其子二代也加入了孵化行列。3月17日,基地的野外视频监控捕捉到了今年第一对自然繁育的朱鹮开始坐巢、孵卵。“这对朱鹮是年首批野外放飞朱鹮的子二代,已经连续三年在这棵树上产卵,前两年都能顺利孵化四只朱鹮宝宝,可以算是模范夫妻了。”县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邱国强告诉记者,朱鹮对野外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要在野外繁殖孵化则更难。但是这批朱鹮经受住了野外环境的考验,自然孵育的朱鹮宝宝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在不断加强。”邱国强对今年的孵化状况充满信心。笼中鸟终究不是朱鹮的归宿,据了解,目前陕西和浙江繁育基地的朱鹮虽然都是留鸟,但历史上朱鹮是候鸟,冬季在中国南方越冬,夏季迁飞西伯利亚繁殖。邱国强的心愿则是德清朱鹮能开枝散叶,建立起南方朱鹮的野外种群。“通过这14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历经人工圈养、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三个阶段,我们已形成一套成熟领先的朱鹮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和野外重建种群培育操作体系。”邱国强表示,目前德清朱鹮种群总数已增长至只,今年繁殖季后有望突破只。希望未来5年,德清朱鹮能在省内外更多地方进行野外放归,也期待将来有一天,秋来春往的候鸟迁飞大军中,能见到朱鹮的身影。朱鹮的口味有多重?朱鹮恋家吗?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朱鹮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那些冷知识。1.朱鹮的口味很重。朱鹮的食谱可谓“丰盛”。除了水中的泥鳅,还可以捕食鲫鱼、黄鳝、蛙类、河蟹、泽虾、田螺;还“抓”蝌蚪、蟋蟀、蝗虫、蝉、蛇类、蝾螈、水生昆虫;偶尔也会吃一些稻穗、豆类、荞麦、草籽等;而且朱鹮胃口真不小,还记录过朱鹮吃小鸟,癞蛤蟆。2.朱鹮雏鸟打架,亲鸟从来不管。雏鸟会通过“打架”来乞求亲鸟获取更多的食物。对于亲鸟而言,“打架”获胜的雏鸟更强壮,更值得亲鸟喂养。所以亲鸟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6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